新华社武汉1月1日电 特写:一块豆腐“点亮”的新年梦想
新华社记者梁建强
热气腾腾,处处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2020年的第一天,在鄂
新华社武汉1月1日电 特写:一块豆腐“点亮”的新年梦想
新华社记者梁建强
热气腾腾,处处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2020年的第一天,在鄂南山区湖北省崇阳县高枧乡中山村,富硒绿色豆制品加工厂内的值班人员正用磨浆机磨豆浆。热气袅袅,伴着黄豆的清香,不一会儿,黄澄澄的豆子就变成了白色的豆浆。
“工艺改进前,豆子要先经过研磨,再倒出来煮,至少要两个小时才能出豆浆,而且多是用柴火灶,卫生也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厂长王学礼说。
中山村地处深山,豆腐、豆浆是地方特产。由黄豆搭配山泉水制出的豆腐,色泽白嫩,口感细腻,远近闻名,已有上百年历史。制豆腐的手艺,在中山村代代相传。王学礼自幼跟随爷爷做豆腐,学得一手好手艺。但是,由于交通不便,加上纯手工制作产量有限,做豆腐的收入微薄。和村里许多人一样,王学礼选择了外出打工。
随着父母日渐年迈,打工收入不稳定,王家成了贫困户。
改变,始于2019年。
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村里建起了扶贫工厂。一条宽阔平整的公路,叩开了曾经紧锁的“山门”,让豆腐“飞出”大山有了希望。
不甘心生活现状,更不甘心家传好手艺被荒废,王学礼选择回到村里。“我要通过做豆腐实现脱贫!”他暗下决心。
改进制作工艺和方式,是第一件事。得益于相关部门扶持和农村电网改造,扶贫工厂中引进了自动化设备,打豆浆实现了电动化,油豆腐烘干用上了烘干机,豆油皮晾干也用上了鼓风机和加热灯……豆腐的产量和品质得到大幅提升。
“家庭作坊一天打豆子几十斤,我们工厂现在一天可以打豆子800多斤。产品无存货,供不应求。”王学礼说。
如今,扶贫工厂效益越来越好,不仅让王学礼看到脱贫希望,也直接带动了贫困户和普通村民就业。目前,有10位村民在工厂里劳作,每月收入3000多元。王学礼算了笔账,年底,扶贫工厂还有望向村集体交出5万元。
原本长年在外打工的张辉,也选择回到家乡,来到扶贫工厂上班。“在家门口就可以做事,还可以照顾生病的父亲,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他说。
新年到来,小小的一块块豆腐,正如一盏盏指引前行道路的明灯,“点亮”了王学礼新的梦想——“不仅要脱贫,还要致富,更要带着乡亲们一起富起来!”
时至正午,在王家老屋,王学礼年迈的父亲看着当年做豆腐的柴火灶,说起当年带着12岁的王学礼,挑着豆腐翻山越岭两个多小时前往江西卖豆腐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