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新闻>   正文

小菜农的“跨国买卖”

  “白萝卜多少钱一公斤?”
  “一块三。”
  菜农玉坎弯腰麻利地挑拣起白萝卜,装袋称重,从腰包一堆零钱中掏出16元递给蔬菜供应

  “白萝卜多少钱一公斤?”

  “一块三。”

  菜农玉坎弯腰麻利地挑拣起白萝卜,装袋称重,从腰包一堆零钱中掏出16元递给蔬菜供应商卢会。

  凌晨4点半,云南省勐海县。距离中缅边境打洛口岸1公里三岔路口,停满了大货车与小三轮,一群戴头灯人忙着购买和分拣蔬菜、打包装车,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一派热闹景象冲散了黎明前暗夜浓雾。

  这群人正是居住在打洛口岸附近村寨“跨国菜农”,他们正为出国卖菜做准备。清晨6点半,“跨国菜农”将骑着自家满载新鲜蔬菜三轮车穿过国门,到缅甸开启一天卖菜生活

  玉坎来自曼蚌村,在玉坎接手前,家中主要是玉坎母亲去缅甸卖菜。2015年,27岁她从母亲手里接过了这门营生,和丈夫一起穿过国门去卖菜。

  现在,出国卖菜已经成为玉坎一家主要经济来源。

  “以前上班时间比较固定,挣得也不多。”玉坎一边装菜一边说,她曾在镇上药店当柜员,每天差不多要工作10多个小时,月工资在2000元左右。“出去卖菜虽然起得早,但时间相对自由,能多陪陪孩子。”

  说话间,玉坎熟练地穿梭在不同大货车间,从熟悉进货商那里挑选自己需要新鲜蔬菜。

  清晨5点半,玉坎和丈夫开始清点起进货菜品。“生菜、芹菜、菠菜、南瓜、西红柿……”一包包用蓝色塑料袋装好蔬菜被装入俩人三轮车中。

  没一会儿,两辆三轮车被塞得满满当当,“今天总共进了差不多1000块钱蔬菜,应该可以卖完。”玉坎说,除了缅甸那边老主顾固定订单外,她每样蔬菜都会进一些,但都不多,“进太多容易卖不完,放到第二天就不新鲜了。”装完车后,她和丈夫开起三轮车随着车流,在打洛口岸前排起长队。

  “生意好时一天能赚400多元,一般时候差不多赚200多元。”等待通关时,玉坎说,“有时候拉过去菜卖不完,也会赔本。”细算下来,除去成本,玉坎一家通过出国卖菜每月能有6000多元进账,足以满足一家人日常开支。

  “村民去缅甸卖菜差不多有10年了。”打洛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二队副队长王帅介绍,平时打洛口岸在早上8点开关,为方便“跨国菜农”出境卖菜,口岸每天6点半至7点专门为菜农打开通道,安检放行,当地人称为“阳光早市”。

  “这个时间段只放行菜农,每天约有250辆车从境内出去卖菜。”王帅说,大家已经习惯通关安检流程,以一排两辆为队形三轮车队不到半个小时就能全部通关。

  “缅甸菜市场距离缅甸国门也就十几分钟路程。”玉坎说。办理好边民出境手续,玉坎和丈夫一起穿过中国国门,赶赴缅甸菜场。早上7点多,她和丈夫摆好摊位,熟练地称重找钱。

  不到12点,玉坎和丈夫将早上运来菜全部卖完,他们骑着卖空三轮车回到家里。吃过午饭,短暂休息后,玉坎便开始忙活家里菜地。

  “除了自家田地,我们还承包了两三亩。”玉坎拎着菜篮向地里走去,准备采摘些地里菜心,用于第二天售卖,“进货能够保证种类和数量,但是成本会高一些,卖自家种菜,能降低成本。”

  为维系与缅甸常客关系,玉坎和丈夫只在除夕和初一给自己放假休息。“一旦休息,缅甸那边老客户容易找不到我。”每天晚上,玉坎都会收到三四家老主顾菜品订单。玉坎和丈夫会根据当天售卖情况,整理好购买清单,保存到手机里,方便第二天采购。

  次日凌晨4点半,玉坎和丈夫带上前一天整理菜品清单,再次在黎明前黑暗中出发,开始新一天“跨国买卖”。

关键字:
为您推荐
Copyright © 2017-2018 时尚周刊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时尚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