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银行柜台。花旗集团无预警宣布,将出售包括台湾在内的13个国家消金业务,市场人士指出,花旗集团喊卖消金业务,最「肥」的不是逾200万的信用卡持卡人,反是花旗银在台经营超过50
花旗集团无预警宣布,将出售包括台湾在内的13个国家消金业务,市场人士指出,花旗集团喊卖消金业务,最「肥」的不是逾200万的信用卡持卡人,反是花旗银在台经营超过50年、约数十万的财管大户,尤其花旗银又擅长经营中高阶层的「富豪户」,成为人人觊觎的肥肉。
据金管会数据显示,花旗银在2010年位居信用卡第二大,达到刷卡量巅峰后,排名就开始一路被超车,2013年被国泰世华银追过,变成老三,2年后、2015年就被玉山银踢走,再退到老四。
随后在4年内,竟一路被台新银、北富银超车,更在2018年刷卡量竟首度反转出现衰退,2019年底排名已败退到老六,刷卡量连3年衰退,到2021年首季刷卡量仅498亿元,市占率仅剩6%,信用卡总归户数约235万人左右。
一家民营主管高层说,花旗银早在5年前就被「嗅出」不同味道。
他说,过去5年是台湾发展数位转型的起飞年,花旗银不但刷卡量开始出现衰退、「连各银行疯狂开发的APP生态圈都没有」,这种不寻常的消极经营模式,引发市场关注。
如今在台外商银,仅有星展银仍努力发展API科技、积极走金融科技,显示星展银在台耕耘的企图心。
另一家民营银行主管则认为,花旗银除数十万财管大户外,他的内部制度、人才、系统也非常好,对大型消金民营银行来说,谁能拿下花旗银消金市场,谁就能在台湾消金版图傲视群雄,对中型银行来说,更是吃下大补丸。
据透露,不少消金大行内部已开始探询此案,但多数认为花旗集团仿照2017年澳盛银「包裹出售亚太区消金业务」的模式,机率最大,这也是为何第一时间就传出由星展银接手的主因。
2017年星展银宣布收购完成澳盛银在台湾、新加坡、香港、中国及印尼等个人金融和财富管理业务,合计5大市场共近130万客户,又以台湾纳入超过50万新户最具效益。
而这次花旗集团出售13国消金业务,其中亚太区就包括台湾、中国、印尼、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等8国,也是星展银主要市场,换言之,除非国内的几家大型民营银行、积极游说花旗老美「单独招标」,否则由国内大行承接的机率并不高。
一家观察并购案的大型民营银行高层说,对花旗集团而言,「包裹」招标出售效益最大,省时又省力,而具有承接能力者,当然是以国际集团的新加坡星展银最具实力。
星展银行于1983年进入台湾市场,在台北市设立第一家分行,2012年成立在台资行星展(台湾)商银,到今年2月底总资产是4170亿元。
针对花旗要出售消金业务,虽然外传买主以星展银呼声最高,但国内本土银行还是高度关注,据传已有银行召开内部会议评估这项重大商业事件所带来的转变,本土银行多数认为若花旗银采取拆售的方式竞标,银行有机会「各取所需」出价意愿也会增加。
据市场圈评估,一旦台湾花旗银「单独出售」,有实力、财力拿下者,当属国泰金、中信金,而近期因证券市场豪赚的元大金,也是有进场抢标的实力。
而富邦金因有日盛金、台新金有保德信案、开发金有中寿整并案,三家「有整并案」在身者,可能抢进机会较低;至于如玉山金或永丰金,一下子得拿出超过百亿元资金,恐也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