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宫墙柳,只被前缘误。精致华美《如懿传》,将一对帝王夫妻的爱恨悲欢,从缘起到离散,浓墨重彩铺陈,低吟浅唱婉转,娓娓道来:明知逃不开凄艳的荣幸,躲不掉辛酸的结局,起承转合依然令人叹惋沉迷……
镜头所及之处,深藏哪些情与意
静观《如懿传》,如一幅宫廷图卷缓缓展开,姹紫嫣红之下,亦有权谋机关。
翡翠镯、钗头凤点缀的深宫情愁,锦衣华服背后的匠心独运,制作团队的巧妙创意与精致构思,早已流淌在了如懿的故事里,变成了她的秘密,藏匿在镜头之下……
多层绣罗氅 层层绣如画
如懿于宝亲王潜邸大婚,因是侧福晋碍于礼法,不得穿正红,所以这身吉服是妃红色。盖头掀开,点翠头面,嫣红花朵掩映新嫁娘一张俏脸,顾盼多情。
镜头前,只能看到这身吉服的最外层,而这内里还有一件百蝶穿花金双喜氅衣,缂丝外袍则团绣双喜缀江崖海水纹,既浸透着如懿初为人妇的娇羞与明媚,也彰显侧福晋的端庄持重。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红妆。“囍”字与五彩百蝶的间饰寓意着幸福长寿,如懿的婚服与这件光绪皇帝大婚期间皇后所穿的纱绣氅衣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红色纳纱百蝶金双喜字纹单氅衣
(资料图来自《清宫后妃氅衣图典》)
《如懿传》特约造型设计张叔平,负责剧中如懿的全部造型。剧中所有如懿身穿的旗袍氅衣,内外都有至少两层,并根据季节不同,面料也有薄厚之分。
夏季和冬季朝服,后者不仅加入滚边设计,
整体色彩图案搭配都有变化
以这身夏日朝服为例,分为贴身衣袍、夹袍、外裳等。除去最外层的外裳,里面两层衣装同样讲究和谐配色与精致刺绣——
哪怕镜头无法不一而足地体现,张叔平和他的团队同样将我们看不到的细节做到了极致。
如懿的“如意”
如懿,太后赐名,破旧立新。懿,安静美好,亦是万事如意的谐音。张叔平在如懿的整体造型中,加入了许多“如意”细节:
这身吉服上的四团刺绣纹样,都藏着一把“如意”——
几乎每件便服的衣身侧边处,都有如意纹样——
这身便服的刺绣纹样里也有一把如意——
如意元素的选用,不仅寄托了如懿“夫妻和美,事事如懿”的心愿,也书写着她与弘历之间年少结缡的誓言。
在清代,如意云纹在服饰上的运用达到了一个空前繁荣的阶段,是社会各个阶层的女性都广泛运用的装饰纹样,最常以对称状出现在衣服的交襟处,领口也偶有出现。
月白色缂丝八团百蝶喜相逢纹夹氅衣
衣裙为何无褶皱?
袅娜娉婷地或走或坐,不见一丝褶皱。
每件锦缎衣袍的裙边,张叔平都在内侧缝上了铜钱大小的铁片,增强衣服垂感;在片场,饰演如懿的周迅,只要是穿着氅衣,就绝不会轻易坐下。
娇贵丝绸稍有不慎就会出现褶子,站,不仅让每件衣裙都平整光洁,也让她在无形中贴近了人物——宁折不弯的如懿,何时何地都不会委曲求全。
远山眉与樱桃唇
“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眉尖若蹙的远山黛,朱唇轻启的樱桃口,根据如懿身份以及心境场合的变化,均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早期眉峰略弯,眼妆淡淡,唇妆也用粉色凸显好气色——
而后随着剧情的不断开展,如懿也逐渐变得成熟淡定强气场,不断犀利的眉形,益发艳丽的唇色也烘托出人物性格的变化。
细看唇妆,也彰显着张叔平的巧思——上唇勾勒细致轮廓,下唇则将两侧隐去不涂,既可突出饱满古典的唇形,也体现了清廷古典神韵——沉静古典的妆容,在拟态与求真之间,更契合现代审美。
翊坤宫屏风所绘白孔雀,何寓意?
宫门深深怨,翊坤宫正殿,那拉皇后如懿敛然端坐,身后屏风之上一双白孔雀,在白云红树间交颈而眠,意态娴雅。
而如懿的这件雪灰色缎绣锦袍,旖旎动人的白孔雀盘踞缠枝千叶绣纹之上,与屏风的意境达成统一。苏绣纤毫毕现地描绘了孔雀的精致出尘,清高孤傲的如懿,亦然。
为何以白孔雀比拟如懿?一是如懿品行高洁,非一般庸脂俗粉;二是白孔雀成双成对,寄托着如懿与夫君相守,“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心愿;三是因为,孔雀再美终非凤凰,身为凡鸟,难逃最后与皇帝劳燕分飞的结局……
宝琴瑶瑟,蟠桃千岁果;琪花芝草,温树四时春。
——乾隆亲题翊坤宫楹联
戏说正史情 锦衣藏匠心
《如懿传》的美,在于“戏说正史”的严谨与匠心。将清宫三百余年的浩瀚历史,凝练于短短数十载,一针一线、一丝一毫都在整体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尽可能接近现代审美,契合剧中人物性格。
真正的高贵精致,绝不是“白玉为堂金作马”,而是如同开蚌珍珠,经历打磨与雕琢,显出淡然不争的美感与光华——“淡极始知花更艳”,单就《如懿传》配色而言,几乎所有颜色都来源于中国传统色谱:
浅淡雪青色垂坠豆绿流苏,“喜上眉梢”刺绣,淡雅柔媚。
米色配桃红,三绿衬花青,翡翠钏琉璃珠,美的清淡雅致。
葵黄为地,竹枝纹团绣,华贵不失雅趣。
黛蓝绣丛兰飞蝶,袖口偏襟以貂毛点缀,庄重典雅。
酡颜、绛紫、嫣红色,是浓墨重彩的明媚亮烈;鹅黄、樱草、秋香色,是柔云雾霭的浅淡诗情;蟹壳、鸦青、黛绿,是深沉浓重的笔墨山水……
“衣画而裳绣”,针法繁复绮丽的刺绣点缀在旗装袖口领间,大镶大滚极尽奢华之能事。以“平、齐、和、光、顺、匀”著称的苏绣,花鸟报绰约亲昵之态,更添深宫妃嫔雍容华贵。
当清宫典藏成为剧中锦衣华服的灵感泉源,便注定它承载了历史的厚重与精美。以针代笔,丝线为墨,折枝葡萄,寓意多子多福,光绪年间皇后太后的便服氅衣,在邬君梅饰演的钮祜禄氏身上得到了“还魂”。
明黄色绸绣紫葡萄夹氅衣
(资料图来自《清宫服饰图典》)
佳名唤作百花王,牡丹最是彰显皇室的华美富贵。《如懿传》中不少衣裙,都借鉴和参考了清宫旧时的纹样与绣样,领上蒲桃绣,腰中合欢绮,无一没有出处,无一不体现匠心。
明黄色绸绣牡丹平金团寿单氅衣
月白,并非白色,古人认为月亮因为晕染夜晚天空的颜色,因而呈现淡蓝,那才是月白色。百蝶喜相逢,五彩百蝶寓意吉祥美好,隽永庄重。
月白色缂丝八团百蝶喜相逢纹夹氅衣
华美的刺绣,斑斓的中国传统色彩,被严谨态度和工匠技艺复原,抖落锦绣旗装上的历史烟尘,龙飞凤舞花团锦簇装点着姹紫嫣红的后妃嫔御,陪她们登西楼,遍洒胭脂泪。
深宫多少爱 朱墙梦中人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登后位,披华服,还要戴上满头珠翠;这泼天富贵,又何尝不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如懿所佩戴的金累丝嵌珠朝冠,皆为赤金打造,缀以名贵东珠;红玛瑙绿翡翠,样样俱全,身着朝服与皇帝携手,她真正站在了后宫最高处,可其中辛酸又有谁知晓。
与清代皇后的嵌珠朝冠相比,都有三层凤叠,细节处不尽相同,但工艺上的精美非常接近。
图左是清皇后貂皮嵌珠朝冠
图右是周迅在剧中所戴朝冠
而与那拉皇后如懿便服相匹配的一顶点翠钿子,以翠蓝鸟羽点缀在金银之上,凤尾翩跹、赤金双喜字和珍珠绿松石,将这顶钿子琢磨得巧夺天工。
点翠珍珠偏凤、翡翠簪钗,众星拱月般围绕着点翠钿子,数百颗珍珠明艳贵重。如懿的美,在后宫中不似金玉妍张扬夺目,也不似寒香见惊为天人,她腹有诗书气自华,凭着独到审美与雅趣,承幸于君王。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点翠饰品,多来自于张叔平自己收藏和寻来的老物件,在经过仿制毛的修补后,方才出现在剧中。
遍镶细小米珠的金钗,别进如懿的乌发中。数朵宝石珠花点缀两把头,隐约露出赤金扁方的一角——通过露出的一角,便可猜度整把扁方的巧夺天工。
作为满族妇女梳旗头所插饰的特殊大簪,扁平一字形的扁方由纯黄金打造,也有在翡翠上镶嵌金银、碧空寿字、团花、蝙蝠等吉祥图案,金镶玉色衬着满头青丝,美得无与伦比。
长发绾君心,如懿看残酷深宫托腮落泪,一滴泪缓缓落下,周迅将哭戏处理地层次感分明——愿得一心人,历经劫难渡尽劫波,陪依依画眉挽手的天子,并肩去看锦绣河山。
“在这无人之巅,朕觉得孤单的很……”饰演皇帝的霍建华,在与弘历相处的八个月里,从清晨大朝会到日暮妃嫔定省,他几乎参与了每场戏,也深深体会到了站在帝国顶峰,身为“寡人”的高处不胜寒。
初见倾心时含情脉脉,封后时彼此携手搀扶,草原大漠驰骋疆场,波诡云谲政治与后宫,他们依然没改变小儿女情态——君赠卿珍珠簪,妾为君绾长发。
“这宫里无休无止的猜忌、争斗、算计、背叛,确实让人厌烦,臣妾一路陪皇上走到现在,从来不曾对皇上有过谋求算计”,从青樱到如懿,一入宫门深似海,她从未改变对丈夫的一片深情,满腹虔诚。
然而,“再深的情意,也被皇上的疑心和彼此的消磨耗尽了”……“兰因絮果”四个字,道尽帝后之间曾经甜蜜深沉的爱恋,与最终悲怆辛酸的离散。
周迅独具特质的嗓音,带着几许苍凉、几分悲怆,道出历尽世事后的顿悟和无奈,无论两情欢好时的温柔,还是对峙交锋处的爆发,每时每刻都有情感流淌在荧幕之中,让观者在红墙绿瓦间,跟着如懿爱了一遭,恨了一场。
清高孤傲,笃信冷处偏挂的如懿;爱戏如痴,为角色付出一切的周迅。如懿在周迅的心中“活”了,一颦一笑,宜喜宜嗔,她将自己全部托付给了这个人物。
片场拍摄,她不带剧本,已把台词记在心底——把我揉碎了成你,站在镜头前,她就是如懿。哪怕杀青之后的几个月,周迅还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感受到如懿就在她身边——物我两忘,她和她,曾是一个人。
花开花落自有时。从古到今,婚姻围城里既有举案齐眉的恩爱,相濡以沫的包容,亦有求而不得的悲苦,爱却别离的无奈。爱恨双影里,群芳博弈,一唱一叹一花落,奏一曲封建皇权下的女性悲歌。
轻拢慢捻抹复挑,雨送黄昏花易落。人成各,今非昨,青丝断,泪阑珊。
红墙黛瓦间,曾有这样的传奇女性,哪怕历史模糊了她容颜:《清史稿》将她的生平寥寥数语以蔽之,《心写治平图》史书工笔隐去了她的音容笑貌……可那又如何?
她敢爱,与夫君誓死相随,看遍大好河川;她敢恨,慧剑斩情丝,与君长诀绝。她是那个名为青樱的女子,无悔地爱了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