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董明珠和雷军纠缠了5年的“10亿赌约”,就要迎来兑现时刻。有人甚至按捺不住,提前揭晓答案。到底是谁赢了?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发现,结局可能没那么
再过几天,董明珠和雷军纠缠了5年的“10亿赌约”,就要迎来兑现时刻。有人甚至按捺不住,提前揭晓答案。
到底是谁赢了?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发现,结局可能没那么简单。
昨天,2018中国企业领袖年会期间,格力电器(37.950, 1.10, 2.99%)董事长董明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与雷军的赌局已经基本胜出。
董明珠还说,其实与雷军的赌局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两者不具备可比性,因为格力是做实体经济的,而小米是做互联网的,属于轻资产。
事实上,这场赌约要从5年前说起。
2013年12月12日,雷军和董明珠同时获得央视财经“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荣誉。
在颁奖典礼上,董明珠对小米的商业模式有不同看法,风头正盛的雷军自然不服,两人互相呛声,现场打赌。
雷军:小米模式能不能战胜格力模式,我觉得要看未来五年。请全国人民作证,五年之内,如果我们的营业额击败格力的话,董明珠输我一块钱就行了。
董明珠:第一,我告诉你不可能;第二,要赌就赌10个亿。
一家做实业,一家做互联网,颇有些“关公战秦琼”的意味,总是被人津津乐道。这场赌约经常会被翻出来,“监督”两人履行赌局。
有时,雷军也会主动“挑事儿”。2014年,他在接受采访时就自信满满地说,“去年我和董明珠打赌,格力1200亿,小米300亿,差4倍;今年小米800亿,他们1400亿,差距小了,再有一两年格力就输了。
究竟谁是赢家,按说到这月12日,就要揭开谜底了。
两人赌的是营业额,这一点尤其受关注。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格力电器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486.98亿元,同比增长34.1%。同期,小米累计营收为1304.46亿元。
两者仅仅相差182.52亿,并不算大。也就是说,两家企业今年第四季度的表现,就是决定两人胜败的关键。
有人曾测算,如果小米保持此前增速,全年下来小米营收最多达到1900亿左右。格力只要保持住三季度的营收增速,全年下来应该会超过2000亿。也就是说,格力应该会胜出。
在2018中国企业领袖年会演讲时,董明珠也公开透露,从销售收入可以看到,格力电器今年9月份已完成去年全年的指标,后面一个季度三个月实现500亿,也就是全年营收将达到2000亿。
这意味着董明珠和格力提前锁定了胜局?
“格力是民族工业做实业的,而小米打造的是基于物联网和生态链的互联网公司。”产业经济评论家洪仕斌认为,正如董明珠所言,两人打赌本就不在同一赛道。
对董明珠声称自己赢了,洪仕斌并不认可,其一是两人赌局要有一个衡量标准,不是谁说自己赢了就赢了;其二,雷军和小米未来产生的价值将大过董明珠,要说发展边界的话,无疑小米未来更有想象力。
谁输谁赢,网民看法各异。有人力挺“董小姐”,有人为雷军点赞。
“小米从一家初创企业到营业额接近格力,无论最终谁高谁低,我都认为小米不输。”
“其实雷军已经赢了,小米已经不是当初的小米了。”
有些米粉儿甚至觉得小米虽败犹荣,“因为明年营收必然会超过格力,而格力今年为了推动营收达到2000亿元,可谓使尽了吃奶的力气。”
也有人认为,这场对赌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五年来,在各方“监督”之下,格力和小米各自努力,有低谷有高潮,但最终都在“五年之期”的最后一个年份站在同一起跑线,又同时回到高速增之路。
事实的确如此。
2014年,小米超越三星,成为中国市场份额第一的手机厂商。但到2016年时,小米全年出货量下滑幅度最大,国内市场份额从第一滑落到第五。随着小米“生态链”的发力,小米扫地机器人(14.110, 0.42, 3.07%)等一系列智能创新产品出现,口碑不错,手机业务也有所回暖,出货量明显提升。
作为空调行业龙头,格力的问题在于,遇上行业天花板。从2014年开始,格力就尝试扩充品类,如晶弘系列冰箱、大松系列小家电以及格力手机等。
总体来看,5年间,小米营收增长逾3倍,格力也在保持稳定增长,两家企业都在成长。
洪仕斌认为,近两年,小米发展线下的力度很大,裂变速度较快,业绩增速也较为明显。“赌约没有对错之分,结果也不那么重要,从目前双方获得的业绩增速和营销效果来看,董明珠和雷军都是赢家。”
在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看来,格力和小米,一家是传统制造的民族领军品牌,一家是互联网领域新经济宠儿,这两家明星企业间的隔空较劲儿,其实算得上一种良性竞争,给企业、给行业带来的,是更多创新发展的动力。
这样的竞争,不管结局如何,对中国而言,都是一件好事儿。正如网友所言:谁赢都行,都是我们中国的。
雷厉风行的董明珠,正加速推动格力电器(下称格力)的“造芯”计划落地。只是这次,董明珠是否会如进入汽车领域一般,在“造芯”上也引入大佬?
日前,有消息称,格力已注册了全资子公司——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下称零边界),由格力100%控股,董明珠出任董事长。
据悉,除了其唯一的股东是格力之外,公司的高管全数来自格力,且主营业务是芯片设计。
有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格力这一芯片公司正在半导体领域挖掘专业人才。”
不过,有意思的是,《证券日报》记者发现,零边界注册和经营地址,与雷军旗下的金山软件在同一大楼。这座大楼名为金山软件大厦,也是珠海金山软件公司的所在地。而“金山系”也发迹于珠海。
董明珠与雷军之间的赌约一直为业内津津乐道,并且期限将至。此番两家公司同在一座大厦,让人不禁猜测:两位大佬是否要化干戈为玉帛,联手造芯片。
不久前,董明珠首次对外公开宣称,格力要造芯片。然而才过去了短短三个月的时间,格力这一计划就有了实质性进展,其芯片公司正式成立,团队的雏形也开始显现。
近日,格力刚刚注册成立了一家新公司——零边界。
《证券日报》记者在珠海市工商局查询到,零边界成立于2018年8月14日,注册资金10亿元,法人代表为董明珠。公司唯一的股东是格力电器。董明珠出任董事长。另外,谭建明、李绍斌、廖建雄、梁博分别为公司的董事、董事兼经理、监事及经理。
而上述人员均来自格力,其中谭建明是格力的副总裁及总工程师,李绍斌为副总工程师。梁博也是格力的“业务骨干”,曾在家用空调技术开发部就职。而廖建雄是格力的会计机构负责人。
他们多是技术出身,大多在格力的多地子公司有职务,并且曾出现在格力股权激励的名单中。其中,谭建明与李绍斌还是珠海格力节能、珠海艾维普的法定代表人。
目前格力新公司的管理层架构已初步形成。不过有业内人士认为,格力要造芯片,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人才。“此前海思挖角了大量存储产业人才,而紫光也从知名的半导体企业挖角了很多重量级人物,研发团队里还有很多外籍主管。格力也在行业内广泛挖掘人才。”
有知情人士透露:“在芯片公司成立后,董明珠下一步要充实的就是半导体领域的人才。”
近日,格力副总裁兼董秘望靖东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人才是非常重要的,下一步公司会有所动作。”
对于格力能否像在空调业一样,也在芯片业打下深深的烙印,外界格外关注。而芯片设计,成为格力此次杀入半导体领域的切入口。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工商局资料显示,公司主营为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的设计与销售;通讯技术、物联网技术开发与销售;产品的批发与进出口业务。其中涉及到芯片的业务,主要是设计与销售。
对此,望靖东也予以确认,他表示:“珠海零边界的主业是空调的芯片设计,同步还会发展一些相关业务。”
一位半导体产业分析人士表示:“芯片的生产分为设计、制造、封装三个环节。芯片的生产制造是整个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但研发周期漫长,前期投资巨大,对制造工艺有着极高的要求,过程也极其复杂。纵观全球市场,目前的芯片代工制造厂也只有台积电、三星等少数几家企业,企业想进入芯片制造领域难度非常大。而芯片设计对工艺和资金上的要求相对要低一些,企业更容易进入。”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认为,“格力进入芯片行业,应该是以满足其空调芯片的需求为主。从事芯片设计,更符合格力的需求和实际情况。 ”
虽然外界对格力造芯片的前景有诸多质疑,但董明珠一直非常坚定,她表示,现阶段格力用的芯片大部分还是来源于进口,因此市场有巨大的空间。“做芯片坚定不移,必须做。”
据悉,格力涉足芯片已有三年时间,去年其成立了微电子部门,格力空调内机主芯片已可自主设计。不过今年董明珠给芯片新公司定下了目标:明年公司空调全部用上自己的芯片。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格力在内部会议上定下了2023年要实现6000亿元营业收入的新目标。届时芯片业务能否对6000亿元新目标有所贡献,有望拭目以待。记者 贾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