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电影票补取消,以后还看得起电影吗
一条有关自10月1日起将暂停一切票补的传闻在网络流传开来。财经网第一时间向院线、第三方线上销售平台及影视制
一条有关自10月1日起将暂停一切票补的传闻在网络流传开来。财经网第一时间向院线、第三方线上销售平台及影视制作方面人士求证。多个独立信源向财经网表示,尚未收到来自官方的通知。
据网络传闻消息显示,文化部和国家电影局已下文,将于10月1日开始实行新规。
新规包括:一、停止一切线上票补,包括第三方和影院自有渠道,但不包含影院线下售票;二、第三方线上售票手续费不高于2元(含票务系统),院线/影投不得参与分配;三、未获得公映许可证的影片将无法开展预售;四、线上售票上对影院的结算周期从今年10月1日开始变成8日内结算,明年十一其要求即时结算。
财经网就此消息向第三方线上销售平台猫眼方面核实,截至发稿猫眼方面暂未回应。
淘票票总裁李捷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短期对第三方平台确实不利但长远来看是好事,政策会让行业回归内容质量和平台产品竞争。
除了票补之外,流传的消息中对于第三方平台的售票服务费也有所规定,要求第三方线上售票手续费不高于2元。目前无论是在淘票票平台还是猫眼平台购票,其服务费均高出2元。
一位院线经理告诉财经网,最大的影响并不是对服务费的限制。叫停票补才是改写规则改变格局的关键所在。
票补指的是电影票房票补,电影制片方拿钱补贴给线下发行渠道,以降低电影票的价格,增加观影人数。
在O2O(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浪潮中,互联网公司凭借着凶猛的补贴,改变了传统观影需排队买票的模式。用户通过线上选座买票,线下在取票机前自助取票的过程,自助完成电影票的兑换。互联网公司进入票务市场,大打价格战,最疯狂的时候出现大量9.9元和19.9元的低价电影票。而依靠低价原本作为辅助手段的互联网票务平台成为电影宣发环节的重要角色。
票补的“低价促销”带来了电影票房的大幅增加,但在口碑方面却走了下坡路。作为一种营销手段,票补究竟能为中国电影带来些什么?官方和业内人士在经历票补疯狂期之后,有了新思考。
今年春节档就已经难见19.9元的低价电影票。来自《经济日报》的报道,今年春节档之前各大片方联合提出,春节档期间将限制“票补”的力度,全国影院票价不得低于19.9元,补贴票数方面也有限制,单部影片不得超过50万张。
一位业内人士向财经网分析称,一旦票补结束,最直观的影响就是很难再出现几十亿票房电影扎堆的情况,“像今年春节档,三部二十亿票房电影并驾齐驱这样的现象几乎很难再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