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这是唐朝大文学家杜牧,描绘阿房宫富丽堂皇的著名诗句。秦始皇一统天下后,人不满足,开始大兴土木,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也
当然不是,据史记记载,秦朝灭亡后,项羽曾率领数十万大军盗掘始皇陵,由于知道秦始皇陵地宫秘密的所有工匠都被封闭在墓门之内,项羽无从知晓地宫之门所在位置,挖了几个月都没有找到地宫入口,于是掠走了地面宫殿的所有金银珠宝,剩下的一概付之一炬。
西汉末年,王莽也曾率领大军发掘,也一无所获。在此之后,后赵皇帝石虎、唐末的黄巢也以“无功而返”而收场。这与古代的技术水平有直接关系。
但是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近近十年来我国科技突飞猛进,我国考古工作者早已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找到了秦始皇陵入口的准确位置,不仅如此,还运用遥感技术弄清了整个秦始皇陵地宫的结构。可以说凭现在掌握的科学技术,完全有能力打开秦始皇陵地宫。那么为什么迟迟没有发掘呢?
1974年,秦始皇陵兵马俑偶然被发现,之后通过发掘,两千多年前秦帝国的庞大军团重见天日,使世人第一次见到那个时代秦朝士兵的风姿。兵马俑刚刚出土时,各各神采奕奕,都身披紫色铠甲和战袍。但是,几分钟之后秦俑出现了可怕的一幕,兵马俑身上的颜色由于遇到外界空气很快脱落消失,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而这一幕恰恰是我们每个人都不愿意看到的,更遗憾的是,秦俑身上颜料的成分专家至今还没有定论。可以说兵马俑的发掘有惊喜,但也是有遗憾的,而这遗憾是无法挽回的,不可逆的。
马王堆汉墓我们大家都曾听说过,都知道出土了一具两千多年的完整湿尸,但是马王堆汉墓挖掘过程中也曾有很多遗憾。比如在墓室中曾看到过新鲜的藕片,大量的丝织品衣物,但是这些接触空气不久,几分钟后就开始褪色,手指轻轻一碰就瞬间成为灰烬,这可是考古中莫大的损失;而且女尸本身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腐败,以至于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
在陵墓发掘中,有机物质陪葬品是最难保存的,它们只要接触氧气就会化为灰烬,这一现象,世界各国都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解决。据记载,秦始皇陵地宫内,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四壁有精美壁画,还有秦始皇生前喜欢读的各类书籍。如果现在打开地宫,这些历史信息将顷刻间荡然无存,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正是由于这原因,所以考古专家至今不敢打开秦陵地宫。国家也明令禁止主动发掘秦陵。相信待技术成熟后,秦陵地宫终究会被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