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拜读马良骥先生大文悠然撬罾时光,非常有趣,也引起些怀古之情,因此想起三张古画。一张是石涛上人的画,上面题了一首诗:人家疏处晒新罾,渔父蛟人结比朋,我坐小舟惟自对,那能不忆
日前拜读马良骥先生大文悠然撬罾时光,非常有趣,也引起些怀古之情,因此想起三张古画。一张是石涛上人的画,上面题了一首诗:人家疏处晒新罾,渔父蛟人结比朋,我坐小舟惟自对,那能不忆箇山僧。其中罾字,王云五辞典说读音增,可见在明末时已读音似增,和朋、僧同属一个韵了。据语言学者说,闽南语保留很多中原古音,马先生家乡福州方言的发音,不知是否就是中原河洛古音,这个问题可能要语言学者才能确定。
另两幅,一是明朝倪端画的捕鱼图,他是明宣宗时的宫廷画家;另一幅是清朝丁观鹏画的摹宋人渔乐图,丁观鹏是清乾隆时的宫廷画家。宫廷画家的画风都比较写实,捕鱼的细节都画得满清楚。
倪端画的是渔翁一人操作,用绳子拉起渔网;丁观鹏画的是两人撬起渔网,一人捞起网内的鱼。两画的网虽是一样,但丁观鹏画的操作情形,更像是马先生文中的描述, 其中所画的渔网,如就是马先生所说的罾,那我们没见过那些实物的人,就可有更清楚的认知,同时也可知在宋朝时就有这种捕鱼的方法了。
借此也可见福州宝地,确实保存了很多古风。只是很可惜,当今这些都只能在记忆和图画中去追寻了。